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,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,也是一颗果子,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,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,一股强烈的欲望。——巴尔扎克
现在位置:首页 > 管理学习 > 洗脑术之讲故事

洗脑术之讲故事

轻舟已过  管理学习  2021-6-10  1200  0评论

最常见的洗脑方式莫过于讲故事,当然不是普通的讲故事,而是加工过的故事,设定了走向和结局,重复讲上一千遍,就会形成一种特定的舆论或者思维印记,让受众觉得这个走向和结局是必然,这种关联是必然,然后一旦遇到这种开头,就自然想到结局,用于光辉化或者污名化。


这种洗脑方式的精髓有三:

其一,设定极品,将目标对象的某一特点扩大化,可能是优点,也可能是缺点(主要是缺点),扩大化可以是程度加深,或者频率加大,或者后果严重化、情节戏剧化,主要是让读者印象深刻,通常是“扒极品”的方式呈现,利用具体的事件,突出形象。

其二,多人反复从不同角度、不同情景等复述讲出或者传播类似框架的故事,造成“这事很普遍”,把“弱相关”变成“强相关”,加深情节联系,谎言一千次就成为真理,同样的故事一千次,也会成为定例。

其三,这种方式以“怨气”为基础引起情绪共鸣,最好有一些新闻事件推波助澜,民间(网络流言)和公信(新闻报道)相互结合,显得更为可信。


这种洗脑方式优势很多:

网上大部分人都不具备完整的逻辑思考甚至独立思考的能力,完全靠本能感觉,更莫说概率这种高端玩意了,非常容易盲从或被煽动。

从众这个东西,非常安全,大家骂的时候我跟着一起骂,好嗨哦,还不用担责任。

讲故事的门槛非常低,而且无从辨别真假,几乎可以肯定的是,按照框架讲的故事,大多数都经过或多或少的加工,或者略过要点,或者细节扭曲,或者片面叙事。

讲故事这种方式的恶心之处在于,你无处辩驳,因为你没办法跟一个叙事者争论事情的细节和真假,这个故事的情节完全由他本人来叙述,这是天然的优势,你明明知道他想以点带面,开的是群体炮,但你偏偏毫无办法。

更恶心之处在于,大众对于讲故事的接受程度非常高,一个设计很好的段子故事造成的偏见,是你满满一堆数据和事实都纠正不过来的,影响非常大,甚至短时间内不可逆。这就是利用了“好事不出门,坏事传千里”这句古话的道理。

这种方式的发起者,通常是掌握话语权或者有部分话语权优势的群体,受害对象通常是话语权弱势群体,这是一种权力压迫。因为通过“怨气”和“煽动情绪”的方式来传播,在传播渠道上,女性更容易传播或者被煽动。


下面是举例说明时间,其实最好的例子是“河南人偷井盖”这个事,但我要说这个事,肯定会引来一堆人来骂我,毁了我这个答案,好在例子挺多,我换几个。

就拿“直男癌”来说,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,直男本身是没有原罪的,甚至都不好说他们之间的共性,后来这个群体就成了“大男子主义”“自以为是”“不尊重女性”等缺点的代名词,最后几乎成了“臭傻逼”的代名词。

从普通直男到臭傻逼,似乎有很远距离,但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就跨过来了。这个过程就是先从“扒极品”入手,选取部分很差男性(真傻逼),不断地讲故事,越极品越好、越差劲越好,很多人不断地讲不断地传播,层层加深,范围扩大,蔓延到卫生习惯、穿衣着装、体型等各个方面,最后成为一个具体的“直男癌”形象,这个形象综合了以上所有缺点。

这是一个“弱关联”到“强关联”的过程,什么叫做弱关联?就是不确定、个别存在、偶然出现的现象,你不能说这个群体没有这种事,林子大了,什么鸟都有,但也不是这个群体这种事很普遍,更不是说这个群体内所有人都有这其中所有的缺点,可能是一些人有些穿着邋遢但人很随和,有些人有些自以为是但卫生习惯很好等等。结果最后成了“强关联”,就是确定、必然、普遍的联系,这个群体所有人或者说绝大部分人都具备所有这种缺点,而且当你提到某一缺点时候,就开始把他定义为直男癌,然后联想到他具备直男癌的所有缺点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,实际上某人可能有些大男子主义,但总体人还是不错的。这种“直男癌”模式出现之后,一旦开始说他大男子主义,下面读者就会“他是直男癌”,然后就理所当然地联想到“他不尊重女性”、“他自以为是”、“他衣着邋遢”等等所有缺点,客观说这个人人品可能有70分,这一下子人品就是30分以下了。

这种集体污名化,本质上是某些女性掌控网络话语权之后对话语权弱势群体的压迫,也是一种怨气和情绪的发泄,造成的损害也挺严重的,你要是哪件事,甚至哪句话,被某一女性评为“直男癌”,然后一传播,有对象的还好,没对象的说不定就给你带来麻烦了,你要是在网上征友的话,那就更完蛋。


与之相对应的,就是关于easy girl的讨论,其实也相当于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。

具体过程可以参见相关话题,不细说了,我听说女留学生已经受到一些影响,甚至国内部分女性都受到波及,你看,凡事最怕起头,一旦起头,你做得初一,我做得十五。

还有一个群体“凤凰男”,凤凰男整体被喷臭的时间也不算太长,算是“扒极品”这个手段用的最极致的一个群体,以至于有一次某位听到我出身农村之后,居然不怀好意地问我是不是一年只洗一次澡,你看,这就是一个自动思维的链条,终端就是具备这个标签的人,就具备这个标签下所有的缺点,即使这个缺点看起来很极端、很荒谬,他们都愿意相信。


这个手段不光可以用于污名化,也可以光辉化,就看能量多大了。

知乎对于富二代等各种X二代的追捧就可见一斑,殊不知,富二代曾在一段时间是一个社会厌恶的群体。而现在在知乎,提到X二代,你想到什么?

阳光努力有教养自信富足长得靓周游列国前途无量……所有的好词都不足以形容他们的生活,也不足以描绘对他们的羡慕。

金钱一旦作响,坏话戛然而止。

评论一下 分享本文 联系站长
懂技术的物业人
看完文章就评论一下!
挤眼 亲亲 咆哮 开心 想想 可怜 糗大了 委屈 哈哈 小声点 右哼哼 左哼哼 疑问 坏笑 赚钱啦 悲伤 耍酷 勾引 厉害 握手 耶 嘻嘻 害羞 鼓掌 馋嘴 抓狂 抱抱 围观 威武 给力
提交评论

清空信息
关闭评论